与杨振宁并称状元的数学家张燮(http://www.mathsccn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43)

   (许渊冲:还有一个中学同学张燮,中学数学竞赛就是全省第一;入联大后,又是工学院的状元。考微分方程时,很多人不及格,他却只用半小时就交头卷,且得满分,真是聪颖超群。毕业后他和理学院杨振宁一同考取公费留美,回国后在云南大学任教。1957年在美国的杨振宁得诺贝尔物理奖时,国内的张燮却不知为什么被打成了右派,使他超群的才智得不到发挥,真是国家的损失。参考许渊冲的《诗书人生》张燮是我中学时代的同学,他和熊传诏同班:熊是文科冠军;张是理科冠军,曾得江西省数学比赛第一名。来联大后,杨振宁是理学院的状元,张燮是工学院的状元。当时工学院有一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最难通过,全班常有一半学生不及格,张燮只用了一半时间就交了头卷,而且得了满分,工学院的同学都说他是天才。但1957年杨振宁得诺贝尔奖时,张燮却在云南大学被打成了右派,从此一蹶不振,两个天才的命运如此不同,真有天渊之别!

辛勤耕耘 毕生奉献——记我省著名教授张燮   (云南大学档案馆 www.archives.ynu.edu.cn/info/1051/1552.htm )

    年近九十的张燮教授一生都在高等数学领域勤奋耕耘,在引进国际最新数学成果,培育数学人才,提高我省高等数学教育水平方面卓有成就。

    张燮1919724日生于江西南昌,他学识渊博,思维敏捷,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青少年是就显露出他的数学天赋,在南昌念中学时曾获得江西省数学比赛第一名。1938年,他考入西南联大工学院土木系。1942年毕业留校任助教。在人才济济的西南联大,他出类拔萃,被公认是工科状元。与他同校读书的杨振宁被公认是理科状元。1944年清华大学招收公费留美研究生。这次招考名额少,每个专业只招收一名留学生,而报名的人多,竞争尤为激烈。张燮和杨振宁同被校方推荐参加考试。因为这次公布的专业没有他所学的土木学专业,就报考了造船工程专业。这个专业对他是生疏的,但他在考前认真复习,在考试中凭借他的学习实力获得优异成绩而被录取。1945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就读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当打听到所在学校可以更改所学专业后,他立即改学数学。他学数学如鱼得水,三年的课程不到两年就全部修完,获得硕士学位。他的硕士论文受到美国数学界同仁的好评,被推荐到美国数学学会议上作学术交流,并吸收为美国数学会会员。19478月回国,被云大聘为副教授,19519月晋升为教授。

    1950年,中国的高等学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解放前,云南仅有的两所高校,即云大和昆明师院的数学系在教学上都是依照欧美国家的教育模式进行的。教授按照自己在英美法等国留学时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教材也是用这些国家的,有些课程还是因人而设。改革这样的教育模式在当时就是学习苏联的高等教育经验。政策上的“一边倒”否定了过去的高等教育,照搬苏联高校教育模式。这对于从旧社会过来的教师不仅是教学内容方法的改变,更是对教育观念的转变。破除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思想,对很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老教授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燮以一名爱国知识分子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和云南的数学工作者一道开展了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结构的建设。他认真钻研新的教学法和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带头在云大数学系开设了实变函数、数理方程、概率论、几何基础、泛函分析等十五门基础课、专业课。这些课程至今也是数学系还在上的专业课或选修课。在课堂教学中,他讲课概念明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讲到难点或者重点,旁征博引,常用数学史中的典故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学生和同行的交口称赞。有的学生毕业从教后,还效仿他的教学方法。

    他知识面宽,不仅擅长函数论,还对微分几何、代数、概率论等都有一定的造诣。当系上开某门新课有困难或者学生对某位教师讲授的课程不满意,派他去顶替总能为系上解围。当时的学校教务长兼数学系主任王士魁夸奖他和数学系的另一位教授张福华是“数学系的两个車”,他们在教学上的作用犹如象棋中的車。可以在棋盘上横冲直撞。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学校提倡老教师要“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青年教师,曾被指定由他培养的青年教师五十多年后,回忆起当年张燮对他教学业务的培养指导仍是记忆犹新,感激不尽。由他培养的青年教师以后都成为了我省数学界的学术带头人。对系上指定由他培养的青年教师做到了热情认真培养,而对其他登门求教的青年教师也不厌其烦的给予帮助。从翻译、修改外文资料到审阅教案,甚至是做一道数学题,事无巨细,他都无私的奉献自己的知识给这些求教者。

    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潮中,为了教师能够阅读俄语教材和参考书,省内的两所高校的领导都想尽办法帮助教师学习俄语,1953年暑假,云大组织了教师俄文速成班。仅仅通过一个假期的培训,就让教师能够阅读俄文专业书籍,谈何容易。而市面上又难求一本翻译出版的俄文教科书或者参考书,这给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不少困难。张燮通晓英俄法等多国语言,他翻译外文数学专业书籍的速度可以像中国人抄写汉语一样,边看边译。为弥补市场高等数学教材的不足,他的这一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从1950年到1954年,短短的四年,他翻译了《实变函数论》、《高等代数学》、《积分方程式》、《概率论》等十二本俄文数学书籍,还编著了《微分方程式论初步》和《数论》两本讲义。1957年至195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翻译的《回转仪的理论》、《非全定系统力学》、《微分方程之解的稳定性》等10部著作。

    正当他的事业处于高峰的时候,“反右”运动给这位狂傲的教书先生带来了灭顶之灾。1957年底云大的“反右”运动快结束的时候,他在温泉疗养的时间也快结束了。他如果当初“聪明”一点,回校后对反右运动保持沉默或者听李广田校长的劝告,多在疗养院呆几天,就躲过了运动,可是他不识时务,坚持回校。回校后,这个口无遮拦的先生对运动的做法发表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就被“补”了一个右派分子。刘文典曾经风趣的说:帽子店都关门了,他还抢着戴了一顶。他被划成右派后,命运从此改变了。在政治上受到了歧视,不能再出版他自己写的专著、论文或者译著。业务上受到了排挤限制,取消了他指导青年教师或带研究生的资格。教授级别从三级降成五级以后,工资收入大为减少。作为一名以教书为生的知识分子,在这样的条件下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对此,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在一篇题为《杨振宁和我》的文章中感慨的写到:“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时,张燮却在云南大学被打成了右派,从此一蹶不振,两个天才的命运如此不同,真有天渊之别!”

    1979年云大对张燮所谓“右派”问题进行重新审定,推翻了强加他的一切不实之词,给予平反、恢复名誉。60岁的张燮对这个迟到的春天欣喜若狂,希望自己晚年能为国家的教育多做贡献,夺回被耽误的时间。在加倍做好教学科研的同时还到校外去讲学,1980年应邀到装甲兵工程学院和装甲兵工程研究所讲授运筹学。19827月他调云南民族学院参加组建数理系。并担任首任系主任。为尽快的招生开课,他四处延揽教师,购买设备。安排教学课程,为数理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7年他与云大数学系张、童杨文、孙文爽合译的《线性统计推断及其应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当代著名数理统计学家C.R.劳所著的一部数理统计方面的杰出著作,出版后被有的大学作为数学系高年级的教材使用。

    几十年来,他始终不移的在教育第一线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实践,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为云南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1989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在他70岁高龄退休的时候仍然关心云南的数学发展,还承担一些社会和科研工作。他离开教学讲坛虽然近二十年了,但是大家没有忘记我省数学界的这位前辈。每逢他的生日都有他的学生和原来的同事前去他家祝寿。在他八十八岁生日时,云大数学系的两位退休教授李觉先、童杨文写诗祝贺。这首诗总结了他的一生经历及其对数学的贡献,其诗如下:

    喜贺恩师八十八,

桃李芬芳映晚霞。

南昌披金露锋芒,

联大戴银显奇葩。

造船状元入麻省,

数学精英回云大。

珠还合浦登期颐,

敬业育才报中华。